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榆林市榆阳区:全力建设新时代西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4-02-25 23:01:41 来源:中国报道

2023年,榆林市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80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300 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稳居全市第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质量百强区第 87 位。

文︱王丹丹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

2023年,榆林市榆阳区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全区上下聚焦 “三个年”活动,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承压趋稳、持续向好,书写了一篇稳中有进的精彩华章。

文化南路建成通车

“方寸伙场”变“致富新地”  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羊舍草棚有序排列,近日,走进榆阳区岔河则乡郑家梁村看到这样一幕。

伙场,这一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的独特农村风貌,正在焕发第二次生机。乘着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榆阳区开展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伙场问题整治,同时发展伙场经济,效果逐步显现。

“这是我们郑家梁伙场的产品服务区,里面有废旧物资回收点、便民驿站、议事屋等,不仅为村民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也让游客感受到了伙场经济的多样形式。”岔河则乡副乡长朱新伟对记者说,近两年,村里将闲置庭院、空地进行规划改造成共享菜园、草棚,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打造伙场庭院经济

在巴拉素镇新庙滩村王家峁伙场边海霞家,一出大门就是青砖铺路,院墙外侧栽种了花草树木。砖路两侧,小栅栏围着四方形的小菜园、苜蓿园,不远处依托两棵老树搭成了伙场公园的入口,附近建有共享草棚、公共水厕。2023年3月,王家峁伙场经过整治,呈现出美丽宜居的新景象。

“过去,我们家在伙场里围了不到10亩地,牲畜圈舍、旱厕、秸秆、菜园都圈在一块,木栅栏和铁丝网破破烂烂、东倒西歪。伙场里虽然凌乱,可当初还真舍不得拆,总感觉伙场地围起来才是自家的。”边海霞直言。现在,看着家门口利用伙场地建起来的小公园和新的生活设施,她觉得十分惬意。

近年来,榆阳区把发展伙场经济和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有效利用“半劳力”“弱劳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把“方寸伙场”变为“致富新地”,将伙场和庭院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末端阵地,伙场庭院经济示范户户均收入增幅比一般户高5000元以上,“12345”伙场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具有榆阳特色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

“茫茫荒漠”变“葱葱绿洲”  铺开绿色生态画卷

“第一次来榆林时我都惊呆了,风起沙飞,不敢睁眼,不敢张口。”1959年西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榆林工作的李广毅说,“刚到榆林时我才22岁,细皮嫩肉的,根本不适应这里的风沙,只能趴在沙里,以减轻被风沙打脸的疼痛,手脚并用往前行。”

昔日茫茫荒沙变今日葱葱绿洲。如今的榆阳,碧水蓝天、草木茂盛‍,榆溪河生态长廊两岸绿意盎然,置身其中宛如诗画之境。

榆阳区委、区政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整体推进、板块联动、造管并重、全域治理”思路,着眼“四区一中心”(北部森林质量提升区、东部生态治理修复区、南部特色产业提升区、西部碳汇林业示范区、中心城区)生态治理空间,共投入19亿元,累计造林141万亩,义务植树1900万株,570万亩荒沙得到有效治理,林木保存面积达484.56万亩,林木覆盖率提升至45.8%,高质量乔木林达65万亩,林地绿地面积位居全市第一,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榆阳

2023年8月13日,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技术交流会暨榆阳区第二届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标志着榆阳草业发展迈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榆阳区持续打通南部山区百公里生态产业线,建成鱼河镇李家沟、古塔镇杭庄村时令水果采摘基地2000余亩,实施大扁杏嫁接西梅、木瓜杏等试验基地1000余亩,完成大扁杏集约化管护3.3万亩,努力实现林业产业快速增效、增收。当前,绿色已成为榆阳的生态底色,生态建设的成果正在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与此同时,榆阳区率先在全省全市推开林业碳汇工作,取之于林业,用之于林业,实现“林业投资—林业增长—碳汇增加—碳汇交易—林业投资”可持续循环,真正让林地空气变成可用于交易的“真金白银”,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子。“2023年,榆阳新建华能碳汇林 3 万亩,我们计划利用5年时间,集中连片建设林业碳汇示范基地20万亩,实现沙地治理和储碳固碳双重目标,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发展全过程,做大做强做优绿色经济。”榆阳区林业局局长秦刚说。 

除了荒漠变绿洲、林业碳汇点绿成金,2023年,榆阳区于2019年开工建设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的榆神矿区金麻片区、榆神矿区牛家梁片区、榆横矿区及南部山区四个项目,32 座煤矿疏干水全部实现综合利用。

“处理达标的矿井疏干水可广泛用于城市市政用水、农田和林草灌溉、工业生产等,不仅减少了煤矿污废排放,同时改善了河流湿地水生态环境。同时结合榆阳实际,还可以用于工业应急供水,支撑榆阳高端能化建设,让矿井疏干水最大限度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榆阳区水利局副局长薛攀说。

“民生清单”变“幸福图景” 交出厚重温暖答卷

“以前经常堵车,上班得40多分钟。自从路拓宽后,20分钟就能到单位,又快又方便!”市民王晨的话语间满是高兴。2023年6月5日,随着车辆缓缓驶上崭新的道路,文化南路拓宽改造项目(榆阳路至人民路)正式竣工通车。

大地种业农场航拍

文化南路是榆林西沙片区连接南北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它的拓宽改造不仅是道路的焕新,更是城市“温度”的提升。现在,改造后的文化南路道路干净平整、宽敞明亮,道路交通标识标线崭新亮眼,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用中央分隔带隔离,行驶更加通畅和安全,绿化带规划科学合理,花灌木与常绿植物色彩丰富、疏密有致,颇具观赏性,让人在满满的细节中感受到浓浓的民生“温度”。文化南路改造项目是加快市区一体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该片区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拉动榆阳经济发展、重塑榆林城市品位做出积极贡献。

“我在文化南路祯祥巷生活了20多年,一直期盼政府能早日进行改造。在签订补偿协议后,我选择了产权调换,用4孔窑置换了255平米的套内面积房屋,还能领取补偿款,现在就盼着能早日搬进我们的新家。”文化南路居民张晶说。2023年,榆阳古城大街成功引进 18 个国家级非遗新业态项目,地运司家属院等改造项目拆迁清零,N3N4 地块征收任务基本完成,小西沙片区 6332 套安置房项目全面动工,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区,城市面貌华丽蜕变,榆阳开启了一场市区一体的城市变革。

除此之外,榆阳区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新增学位6320 个,改扩建医疗机构 8 家,增加城镇就业 5403人,新建社区食堂、农村幸福院 41 所,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44 家、托育机构 53 家,被命名为第一批陕西省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区;圆满完成社区阵地两年清零行动,高质量完成郭家伙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任务,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城市配套持续完善,养老需求多元保障,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了一幅幅“幸福图景”。

“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榆阳区将突出‘存量’扩‘增量’,稳工业、稳投资、稳消费,以更高站位稳定经济增长;突出‘优势’顺‘趋势’,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推动新兴产业向集群化跃进,加快构建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文旅产业向现代化迈进,以更高标准提升产业质效;突出‘效率’提‘效益’,深化改革释潜能、创新驱动增动能、开放发展聚势能,以更大决心推进改革创新;突出‘富农’带‘富民’,让农业更‘有干头’、让农村更‘有看头’、让农民更‘有奔头’,以更实举措推动乡村振兴;突出‘绿色’亮‘底色’,全领域抓实污染防治攻坚,全方位抓好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更严要求厚植生态本底;突出‘民生’聚‘民心’,办好民生实事,让获得感更加充实,健全保障体系,让幸福感更可持续,加快南门口零工市场和西沙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创新社会治理,让安全感更有保障,以更优服务增进群众福祉。”榆阳区区长崔飞说。

责任编辑:曲靖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